目录

物质

什么是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分解一下,把定语修饰语去掉:物质是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是什么东西呢?我们加一个字: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加上这个“性”字告诉我们:物质具备客观实在性

什么叫客观呢? 客观就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不管你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都得存在,只要是有客观实在性质的,就叫物质。

比如我们找东西,怎么找着?记得就放这了,怎么就找不着了?物质是不灭,他肯定在某个地方。我们恨透这个人了,脑子里已经杀死他上百次了,他死了吗?不会死,他还好好的存在着。后来他终于死了,他真的消失了吗?永远不会消失,那就是唯心主义了。他的存在方式发生变化了,原先宏观变成微观,腐烂了。

  • 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 2、运动 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唯一特性是什么?特性是特点,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说那个TsingChan我认识,世界上有那么多TsingChan,你说哪个TsingChan呢?就是很帅的那个,但很帅的多了;他平头瓜子脸丹凤眼红唇明眸皓齿,还不够,有眉眼上有道帅疤,这就是唯一特性。

根本属性是具有 决定性 的性质。就是说没有运动,物质就不存在,所以叫根本属性。所以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也就是说没有人类之前,就已经有物质了。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很经典的一句话,一句三连: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前面说过整个世界整个宇宙,一开始没有地球,后来有了地球,一开始没有生物,后来有了生物,生物当中没有动植物之分(冬虫夏草就是比较古老),后来有了动植物,动植物中有低级动物高级动物之分,高级动物有灵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大脑容量比较大,其中有个类人猿。如果现在我们又发现了一些类人猿,这些人猿还能发展成人类吗?是不可能的。已经不具备当时那个发展条件了,所以有了人类才有意识,意识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谁会有意识

动物有意识吗?黑猩猩凯撒?聪明的海豚?喝水的乌鸦?钻木取火的猴子?小猪佩奇?小羊肖恩?

机器人会有意识吗?小度?小爱?jojo?siri?小冰?

凯撒是人类的代理人,聪明的海豚并不聪明,还不如猪聪明呢,喝水的乌鸦发现没了石头,也不懂得用旁边的玻璃碎片,小猪佩奇是拟人化的动画片主人公。小羊肖恩,这里只是想推荐给朋友们看的动画片。

现在的机器人,都是深度学习的算法,需要长期喂数据,并长期训练,机器才最终学到一种从X到Y的关系(甚至复杂时人类都不知道这关系是什么)。目前来看机器仍无法主动学习未指定的关系,需要在人类的安排下指导学习。

我们买个米兔玩具回家,2岁的小孩看到了就好奇,就会问是什么,就去摸去按去操作,就知道怎么开关机,知道哪个键放歌,哪个键发微信,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机器人。

刺激感应性

动物有意识吗?我们看赵忠祥老师的动物世界,声音有磁性,用词舒服得体,听着听着大家入迷了,晃过神来觉得这动物怎么就这么多戏,动物还有这么多想法呢,其实为了提高收视率,把动物拟人化了,动物没有那么多的意识,一切潜台词都是编剧赋予的。

为什么意识是人类特有的?这个我们得论证一下,这个很重要。动物的那些表现不叫意识,应该叫刺激感应性,不仅动物有,非动物也有刺激感应性。岩石的风化就是刺激感应性。动物有刺激感性应,而且动物这个刺激感性应是是可以训练的,很多人养狗,进行狗狗捡球训练,先可以短距离的扔球,让狗狗去捡,然后让狗狗叼回来,叼回来以后要给罐头吃作为奖励,然后慢慢的就可以进行远距离的训练了。经过几天的训练,狗狗捡球的距离越来越远,就成功了。有一天带着狗狗出门逛,突然身边有个帅哥骑车背着网球拍,从身上掉了个网球,狗狗好眼力啊,啪,很快就跑过去捡球了,捡回来给主人,望着主人等着罐头吃,可球是人家帅哥的啊。

这我们得琢磨下,人会不会这样呢?不会,因为人有抽象能力,在学校的时候有铃声,8点上课,8点45下课,突然有天到8点30分,很突然铃声就响了,可能程序有误或者被人入侵了,然后学生都跑出去了?不会的,我们学生绝不会这样,这不是我们8点45分的铃声,我们不要下课哈,不会像狗狗看到有球就跑出去了,不管是不是主人的球。这就是刺激感应性。

抽象思维能力

有实验训练小猴,猴在岸边的小木船上,实验把小木船点着了火,猴很怕火,很着急,这个时候,我们就提桶从岸边的水缸里装一桶水把火浇灭了;

第二天再训练一次,再把小木船点着火了,小猴很快就懂得提桶取了一桶水过来浇灭了,很快学会了;

第三天,再训练又点着了,点着了之后,实验前故意把缸里的水抽掉了,这猴儿就急了,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而我们人呢?人就有抽象思维了,缸里的水,河水,海水,矿泉水都是水,都能灭火 这叫人的抽象思维能力。

什么叫抽象,抽掉现象,抽掉现象就抽象了。

缸里的水,河里的水,海水,抽掉现象后是什么?就是水。

2岁不到小朋友,2020年下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爆发),经常带着出去逛逛小区广场、超市、商场,慢慢养成带口罩的习惯,每天出去爸爸背包戴口罩,小朋友戴口罩,然后出门。有一天要下去鸟箱拿个快递,带着小朋友,只拿了手机和钥匙,走到电梯门口,小朋友回头说:没有带口罩。这个时候我意识到小朋友会思考出门带什么了?其实小朋友还更多的是本能的感应,他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带口罩,为什么出门一定要戴口罩。直到有一秋天的早上,有点凉,鼻炎有点痒,打了个喷嚏,小朋友回头说:爸爸感冒了,要带口罩。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小朋友有抽象能力,知道口罩并不是因为要出门才带,而是因为生病了才带,可能还不够准确,但他有的是时间去实践总结归纳,最后得到口罩是为了防止传染病菌。2岁不到的小朋友有很多本能的刺激感应,在不断的成长到2岁后,逐渐思考与抽象归纳着事物现象。

这个抽象思维能力还表现在反侦查能力,人干了坏事儿,都有反侦查能力,人再笨,反侦查能力再差,他也有反侦查能力,干了坏事,第一件事就是跑,跑就是反侦查了,他知道这个事的后果是什么。可动物不会的,比如家里养着狗还养着一缸鱼,回家之后发现少了一条鱼,第二天鱼全没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后来又放了几只鱼,打开家里摄像头,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儿?每天都有一只猫从窗子里进来和狗狗玩耍,顺带把鱼给吃了,我们看这猫,它知道反侦查吗?它不跑的,吃了人家的鱼,还每天来的看看还有没有鱼吃。还有狗,哪天在家里把沙发一顿乱咬,主人回家之后,这狗见到主人还摇头摆尾显得很高兴,这狗一点都不带害怕的。我们家不到2岁的小朋友拉臭臭,都知道要躲起来,撕破了绘本,看见大人过来,就赶紧跑到奶奶房间,都知道要跑。

这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意识是人类特有的抽象

什么是意识

意识的生理基础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

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鱼对这个世界也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不是也可以说鱼有意识?前面说猴子灭火,猴子认识到去水缸提一桶水可以灭火,是不是说他们也有意识?所以意识还不仅仅是简单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还是一种对客观事物抽象的反映

意识的表现形式有三种:

  • 第一个 对过去的总结
  • 第二个 对现在的判断
  • 第三个 对未来的预测

对过去的总结

这是人的意识能做的,年终的时候,我们都做年终总结,学生有期末考试。

对现在的判断

刚毕业前3到5年,是最容易和其他人拉开距离的时间。学校里高二学期,是最容易两极分化的时间段,一般退学的都是高二、大二。如果我们方法对足够用功是如日中天,这是最容易拉开距离,把其他同事和同学甩开的时候。

对未来的预测

我们经常看到神算子给人算卦的,算卦,多少钱呢?不要钱,先算,那算吧,算了大约几分钟,我们没有说什么,也不表态,就看着他,然后他说好,您这个是吉卦,28岁时官途正恒,这个是不是预测呢?是,但不科学,我们都已经30岁了。

科学的预测,比如我们分析活动运营细节,发放优惠券时这个商品的销量不错,发放奖品鸡蛋卖的不错;利用统计数据分析网站,发现首页左上角点击量很大,发现网站用户大多是30岁新生儿父母,我们就预测投放婴儿商品广告会效果很好。大到嫦娥月球探测器上月球了,什么时候到月球,在月球哪个地方着陆,往月球表面哪个方向走,都是根据事实数据依据预测的。

正确和错误的意识

意识有正确的意识,也有错误的意识。

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我们不建议说是错误的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那宗教怎么解释呢?

宗教是对客观事物的 虚幻的反映。不能说宗教是错误的歪曲的。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对现象的认识,对本质认识,这都是意识。

对现象的认识,一般我们叫感性认识。对本质认识,一般叫理性认识

我们都看到过感性和理性的概念,都在说要理性思考,还说我们这人要理智,不要冲动,冲动是魔鬼,对现象的认识是感性的认识,我们人有五种感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还有个第六感,第六感是感觉吗?感性认识吗?人根本没有第六感,所谓第六感就是人类对感觉迅速加工形成的理性认识,但只是初步的粗糙的理性认识。

每天早上上班,坐小区电梯到地下车库,总能碰上个俩仨人在车库等着开车的,有一天下来了,突然,地下车库寂静无声,这时候第六感就来了,毛孔,啪,很快就竖起来了,这是不正常的,这个是感觉吗?不是感觉,是我们迅速把看到东西进行加工制作,产生了虚幻的恐惧感。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地球围绕太阳转是对现象的认识,物理上引力解释是对这现象的本质的理性认识。

感冒发烧是人对感冒表象的认识,感冒有风寒感冒、病毒感冒,需要验血查验病毒,进行针对性下药缓解症状,而不是简单的焖被子流汗喝姜水喝板蓝根。

意识的作用

  • 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能动是指积极的。
  •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这就是主观能动性
  •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1、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什么叫能动?能动是指积极的。积极的不等于进步的,比如杀了人之后,行凶者跑了,这叫积极的保护自己生命,这个能动的保护自己,就不能认为是进步的。

2、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能动这词充分解释了意识活动是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任何人的意识活动都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有目的,确定肯定一定的有目的,没目的谁做呢?

1岁多的小余小朋友一大早跑到客厅沙发前坐着,鞋都没穿,给他泡个奶粉,就干拿着不吃,通过几次琢磨发现,每天早上睡醒就想着小猪佩奇、小兔子、米老鼠,早早跑来客厅坐在沙发前自己的小凳子上,电视一开,泡好的250ml奶粉2分钟内吃光。看这么小的孩子一大早跑来客厅安静的坐着,这事就是有目的性,可能睡醒就计划好了,连这么小的孩子都知道达到目的后才吃奶。

3、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创造的前提是科学理论的指导,创造的特点是前所未有,才叫做创造。

淘宝借鉴了美国的易贝,创造性提出免费模式与支付宝(国内首先提出),最后成功击退易贝,牢牢占据国内电商老大;京东后起之秀,除了提出自运营电商的模式外,还提出重点投资布局全国物流仓库,让现在的电商当日即达的创举;微信借鉴了米聊、陌陌,在微信的基础上创造性推出了公众号、小程序等功能模块;抖音借鉴了国外短视频,在短视频的基础上,创造性推出各种模板与算法,成功风靡全球;中国互联网10年前一直在借鉴国外的产品,也一直在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微创新,随着互联网原生用户的大增及国内互联网环境良好发展,中国互联网产品开始有走在世界前头的意思,当然在芯片、机器学习等更深度方面的技术,国内公司还落后,但我们还是像10年前一样,先借鉴模仿,到微创新,直到我们能创造,为世界创造。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东西,所以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也就是说世界是可知的世界是无限的

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没有人参与永远不可能出现的东西,要有人工的痕迹。

我们经常看王刚的《天下收藏》,里面字画、家具、玉器、竹木牙雕之类的很多都很值钱,为什么值钱,我们所知道原因可能就是:物以稀为贵。但我们从哲学上理解,第一,这些收藏年代久远,第二,收藏经过了古人的人工打磨,那个时候没有现代的这些工具设备,都是徒手工制作,都有了人的痕迹,发挥了当时人的主观能动性,具备很强的历史性与意义。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紧密结合

  • 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
  • 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必须得尊重客观规律,要意识到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再充分,也不能超越规律客观性,客观是不以人的意志什么为转移。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经常会看到医生不能让家属告诉病人的病情,一告诉病人可能就走的更快。也有另外一种情况,有一个女孩儿22岁,说是得了癌症了,医生就实话跟她实说了,:你该吃点什么,吃点什么,还有六个月。女孩听完也就想开了,六个月,我一定要享受生活,每天三瓶肥宅神仙水,两大杯喜茶,一大盘龙虾,过了六个月没死,过了一年,还好,过了两年,还行,慢慢就又回归正常生活了,过了十年都没死,后来天天玩,也没不再去医院,也没心思检查了,最后竟然没问题,好了。这就有问题了,我们说的就是世界的可知性和无限性,我们人类有很多事情根本还没认识到。

微博上有个段子笑死我们了:说有个老寿星活8、90了,还很健康,记者就去采访他了:哎呀,老大爷,您这个长寿秘诀是什么呀?老寿星:我的秘诀第一个心路宽,这一点是必须的很重要,癌症一般都是忧郁发生的,心路宽;第二个呢,我不抽烟,不喝酒。记者觉得说的真好,就开始旁白说:人要长寿就不能吸烟,吸烟有害健康,喝酒也不行…。刚说到半截,屋里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冲着这个老寿星喊:二子,再帮我买包烟去。小段子,虽说不真实,但也告诉我们:人类有很多没有认识的东西,也不能片面地去认识。

意识绝对是有调节作用,对生理调节作用,调节也是两方面,有可能调坏了,也可能调好了,要全面认识,不能片面。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反作用于生理过程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积极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上进。高昂的精神,我们看那个电视剧《亮剑》,是国内近年来少有的优秀作品,《亮剑》体现的是一种不服输精神,中国老百姓根本打不过日本的,我们靠的是精神,因为这个日本军队都经过正经有素的训练,装备精良,而中国的士兵大多是刚放下农具就开始打仗的,怎么可能打得过,但我们就是有种必胜的信心,就是我们讲的大家都人尽皆知顽强的信念。小学课本里讲那个东北那个抗联英雄,最后死了之后,日本军队想啊,他怎么这么能打呢,非要检查看看他都吃什么了,这么能打,一检查全是草根树皮,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坚持这么长时间,精神是一种高昂催人向上的精神。

只有感受过军队号召的人,才更能感受战前动员大会的重要性,动员大会就往所有即将出征的人员身上注入一股高昂催人向上的意识,让人奋勇直前,热气腾腾。军队出征是如此,医生抗疫是如此,企业公司做项目也是如此,小到家庭努力克服难题也是需要动员大家的高昂的情绪,让积极进步的情绪促进人发挥更好的主观能动性。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发展

意识一旦对了,就促进事物的发展,一旦错了就阻碍事物的发展。我们经常听到先进的思想、先进的意识。我们也经常说,某些年轻人意识不良,他人缘不太好,关系不太好,但是我们说的这个,毕竟是一个年轻人,可以塑造的,意识调整一下,然后就能促进他的发展。调整,调整使得意识与客观事物相符合。

意识能反映客观世界,又能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

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什么是实事求是?

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论述,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我们的方法论怎么来的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并最后影响我们的决策与行为。

什么叫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什么叫实事求是

“实事"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求"就是研究与探索,“是"则是规律。连起来就是: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探索找出其中的规律,然后按规律办事。

原理依据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由于物质决定意识所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际是客观的;

因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所以我们要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的反面是什么?我们先看实事求是的反面例子,比如说官僚主义,就和实事求是相对立的,官僚主义为什么不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官僚主义是从长官意志出发,是从上级的意识出发,是从实际出发吗?不是。再比如说,我们做工作必须从某某理论出发,对吗?绝对错误,某某理论是意识,能从意识出发吗?显然不能。某某理论思想是用来指导我们工作的,并不是意味着工作必须从某某理论思想出发。

怎么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 一、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什么叫 解放思想 呢?解放就是解开放掉,就是说思想原先是束缚着我们,现在解开放掉。

    比如我们说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还说这句话吗,现在我们也不喜欢说这句话了,现在贫富差距大,还让一部人先富起来,现在我们每天都在说的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发展真理,他是我们做好各项事情的基本要求,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

    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从20世纪90年代每隔10年更新一次,21世纪第一个十年每5年更新一次,最近十年每3到5年更新一次,到现在可能每1、2年,知识就可能要迭代更新,所以我们要不断解放思想,才能接受新的知识思想,并与时俱进,如果一直保守地将以往的旧知识应用在当下,会导致主观意识与客观事物及规律不相符合,必然难以成功。

  • 二、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态度结合起来,高度的革命热情是主观能性,严谨踏实的态度就是尊重规律。

  • 三、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

    除了尊重客观规律,还要意识到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再充分,也不能超越规律客观性,客观是不以人的意志什么为转移。

    《西游记》是中国最伟大的一部佛学普及著作。说孙悟空有72变化,唐僧需要张桌子,大圣就给变个桌子,那我们呢,我们想变化,我们需要一堆木头,想把它们变成桌子,我们得动手去做。西游记里不用做,就在那打坐一念,桌子就出来了。唐僧什么武艺都不会,但他有一招大招,一念经,孙悟空受不了,就得听唐僧的,所以在佛学里他讲究意识是第一位的。我们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所有的宗教都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 四、反对只强调客观规律的机械唯物主义

    两个极端我们都要反对,除了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也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惧怕改变,因循守旧,无所作为 的思想,也就是机械唯物主义,只承认客观存在,不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机械唯物主义只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不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与反作用。中国老子的无为就是典型的机械唯物主义,过分强调自然规律,一切天注定,不论好事坏事。老子的思想承认了规律的客观性,但基本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一首闽南歌唱得好:爱拼才会赢。人不能听宿命论,要去拼搏去打拼去努力奋斗,才是最大可能改善自身的途径。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非常简单,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还可以延伸下:物质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物质变化了,意识必然也会变,必须得变。

我们常说代沟,是指两代人之间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对立和冲突。

为什么存在代沟?

放假了,作为学生开心又痛苦,开心的是放假了可以到处玩,不用上课做作业了,痛苦的是放假了,父母也放假了,父母开始跟孩子谈心了解学习情况,父母都喜欢在这个时候抽出点时间来履行自己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大部分父母在和孩子交谈的时候很喜欢谈:我们那时上学怎么样怎么样,说我们那时候怎么做怎么做,你也要怎么样怎么做,这样不对那样不对等等,以父母自己以前上学时的经验来教育孩子。其实我们不建议这么履行教育职责,一方面这个代沟是必然存在的,为什么?因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变了意识就变了,物质的变化决定意识变化,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物质环境,也产生不一样的意识形态和行为,将20年前的时代意识形态应用到当下的时代物质环境里,很显然会出现差异、对立以及冲突。

20年前很少有人买卖房子,能让现在的孩子不买房子吗?20年前一顿饭菜才不到一块钱,现在北上广一顿都快50块钱了,普通城镇一碗面都要10块钱,现在还一直拿着5块钱找餐馆吃饭,还觉得太贵,就不吃了吗?20年前大学生喜欢土木建筑水利机械航海电子,现在都盲选计算机,现在还推荐别人土木机械吗?有,很少很少。20年前生育计划大家还抢着生,现在放开二胎,只敢一胎,还光明正大的大谈丁克。

时代变了,大人。物质变化了,意识也要跟着变化。物质发展了,意识也要跟着发展。

疑问

  • 只有人才会有意识吗?人类社会的各种关系是意识还是物质?

    鱼对这个世界也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不是也可以说鱼有意识?前面说猴子灭火,猴子认识到去水缸提一桶水可以灭火,是不是说他们也有意识?所以意识还不仅仅是简单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意识还是一种对客观事物抽象的反映

    人类社会是物质还是属于意识?还有人类社会里的各种关系,比如雇佣、契约等关系是物质还是意识?

    辩证唯物常说: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运动是有规律的。从宏观上,我们认为人类社会就是物质的,人类社会存在客观实在性,还一直运动着。

    而雇佣、契约等这些关系,是联系甚至有些还可以是规律,这些联系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会有人说不存在就不存在,合同期间,就客观存在联系,这关系会发生变化,但不会消失,在世界的一个角落里总能找到他们存在着的关系,雇佣关系、曾经雇佣关系。

    客观存在的联系是物质吗?很多人问过联系/规律是物质还是意识,在我们学过的马哲里都没有明确的指出。也有人提到海市蜃楼,还有梦,这些是物质还是意识呢?其实我们也很难说清楚。这个世界在我们看来并不是一刀切分成两部分,不是物质就是意识的,可以说这个世界有物质,还有意识,还有其他,而在辩证唯物主义里解释了物质决定着意识,意识能反作用于物质。

    如果硬要解释,我们注意到规律首先是客观存在的,通过以往的实践逐渐总结认识到这个规律,我们通过这个规律来判断当下,用这个规律去预测未来,意识的表现无外乎总结过去、判断当下、预测未来。我们看到规律是我们对一些客观存在的现象进行的抽象表达,规律的现象可以是物质,规律的总结可以是意识。人际关系本身存在一种现象,比如血缘、做事拿钱,才有人际关系这个抽象总结,比如父子亲戚、雇佣等关系

    前面说那么多,想说的是这些关系是物质还是意识,不是更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客观存在性、变化特性,有助于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普通人学会什么

一句三连: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人才有意识,有抽象思维能力。

意识可表现为对过去的总结,对现在的判断,对未来的预测。

宗教是对客观事物的虚幻反映。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

意识有能动作用与反作用,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可以调整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

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阻碍客观事物发展。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客观事物出发,探索研究其中的规律,并按照及利用规律办事。

通过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不完全听命于自然规律,才能有可能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的变化决定意识的变化,时代物质条件变了,时代的思想意识也会变。


9ong@TsingChan 2018 markdown

9ong@TsingChan 2020.09 二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