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学英语,想给自己取个英文名,奈何能力不足,直到大学都没有想到一个满意的英文名。

而 QQ 等 IM 工具又激起了我们再次取个英文名的欲望,思来想去,受限于贫乏英文名字的认识,依然没有贴合的英文名,所以当时的 QQ 名是真实的名字,那个时候也是奇怪,一点都不像现在如此惧怕隐私泄露与被关联。后来有一天上大学语文课,琢磨着给 QQ 重新起个真正的昵称吧,翻遍大学语文课本,尝试着从课本的某些诗句中找到让自己满意的 2 到 3 个汉字或词组,好不容易一番折腾看到月如钩,因为人喜欢异地抬头望着天空看十五的月亮,看到月如钩,就停在这里畅想了,自己联想出另外三个字。

QQ 从此有了一个真的昵称了。(当然不是月如钩了)

虽然三个汉字,看起来很正经,总觉得哪里怪怪的,但多年来,也一直用下来了,后来才有人告知,他们以为那个昵称就是真实姓名,这才想起当时为什么怪怪的,原来真的像人真实的姓名。

那些年大公司都兴起英文名(阿里系的花名,觉得传统了),什么 pony、tony,遇见不少北上广的小伙伴都有个简单的英文叫法,办公室里每个年轻的人都喊着对方的英文简称。虽然代码里常常会留下 jm 的关键字,但互联网越来越多的系统,没有统一的账号、昵称,让讲究规整的人有点难受,需要尽量的统一所有账号与昵称。

第一次外教课,没有想过自己的英文名是什么,直到老师问起,才支支吾吾也没有想好吐出哪怕个词来,老师干脆就说,要不从名字里取个字出来做英文名,那就叫 tsing 吧,一开始以为是拼音,后来看到白板上写的是 tsing,就是清华大学的 tsing,青岛啤酒的 tsing,那好吧,就先叫 tsing 吧。

tsing 有点短,肯定容易撞名,况且不算是英文名,顶多是个昵称代号。

有一天姑娘问我,要不给你取个英文名吧,姑娘吧啦吧啦说了一堆,最后由于 jm 选了 jerry,jerry 也好念,但 jerry 像是空降的领导,感觉不属于这里,没有根,怎么也无法把自己和 jerry 划等号,本来想着用着用着就习惯了,可尝试用了一周,始终难以接受,还是换回 tsing。

年轻人嘛,充满干劲,周末两天经常排的满满,周六早起看日出,下午学校篮球场混 3 小时,周六晚上逛街,周天早上学习,下午篮球场混 3 小时,晚上准备下周的工作,每天都觉得未来一切美好,努力当下。后来听到一句话: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喜欢的不要不要的,常常用来激励自己,星辰大海。

看成龙电影才看到 Jackie Chan,脑海自己拼凑出了:Tsing Chan,第一感觉真不错,视觉上错落有致,听觉上星辰谐音,虽然没有 pony、tony、jerry 好念,但这个昵称不是用于念或叫,更多的适用于书写即书面代号,百度谷歌一番,好像也没有哪个很出名的人使用 TsingChan 作为昵称,最后决定是 TsingChan。

终于在互联网上有了一个稳定的昵称了,但并不是所有账号的昵称,毕竟社交平台太容易泄露隐私了,所以有些平台还是保留着其他昵称。当然如果要深挖,都能给扒出关联来,也当然了,到时挖出来就挖出来,我们只是增加了深挖的难度,并没有指望挖不出来,也不担心被挖出来,白天做事坦荡,夜里睡觉稳当。

名字的意义,在于人在这个世界上的所作所为。


Tsing

美[ˈtsiɪŋ]

n. 青,清,情(广东话·威妥玛);

[例句]He was admitted to Tsinghua University

Chan

英[tʃæn] 美[tʃæn]

[例句]Tsing Chan is a good driver


9ong@TsingChan markdown